麥克的部落格- 手札部落格
http://www.photosharp.com.tw//Blog.aspx?MId=1219      
文章內容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拍照才會有立體感?   (點閱4366259)
器材分類:其它 / 其它 / 其它    日期:2008/2/17

之前我已開板討論過 [ 平面圖片為何會有立體感 ?] 的問題,接下來我想探討一下 [ 如何拍照才會有立體感 ?] 以下是我整理的相關內容:

( 想要了解立體感的成因請先參考以下路徑 http://blog.photosharp.com.tw/BLOG/Article.aspx?m=sufen847888&id=4871)

 

首先在我們了解平面圖片為何會有立體感的成因後,除了攝影器材因素 ( 鏡頭、片幅、底片 ) ,個人覺得光線是左右照片是否有立體感的最大變數,其次是構圖視角與視覺焦點,以下是我針對[光線][構圖視角][視覺焦點]三大主題的論述:

1          光線:
受光線影響的立體感變數有 [ 輪廓線條 ] [物體細節][陰影][對比反差] 如何運用可以使照片更具立體感, 我的分析如下:

1.1         輪廓線條、陰影:

l          訓練對光線的敏感度:
   
走在馬路上看到景物時,用心注意每一個物體景色的輪廓線條在哪裡 ? 使眼睛在看事物時,第一眼就敏銳的看到輪廓、線條、陰影、光源,把這種對於陰影、物體輪廓、光源三者的關聯與互動的注意力訓練成一種習慣一種直覺。

l          光線角度的運用:

              光線角度主宰照片是否有立體感60%的變數,因為光線的角度決定主題輪廓線條的清晰與否、陰影的位置、明暗的層次,在自然場景下的多數主題,低角度斜射光是必要條件,同樣是到此一遊照,為什麼能讓人感覺立體感,關鍵就在斜射光,低角度的斜射光必定出現在08:00am之前與16:00pm之後,為什麼出國跟團旅遊拍回來的照片很難有好作品,關鍵就在拍設的時間多在08:00am之後與16:00pm之前。以下幾張圖只不過是很平凡的生活合照,只因為斜射光,感覺是不是很不一樣。

               你拍攝的 _DSC5985v2。

               你拍攝的 _DSC6040。

 

         你拍攝的 _DSC5926。

        以下就光線角度分析如下:

u        正面順光:順光的角度可以留下最多的細節,但輪廓線條最不明顯,而且看不到陰影,多數的題材順光較不利於立體感的表現,但是若遇到晴時多雲的天氣,且光線高度高於白雲時,會讓白雲底部產生陰暗面,讓一朵一朵的白雲更有層次感與立體感。

u        頂光:中午前後的光線也不利於輪廓線條陰影的表現,不利於多數主題立體感的表現。

u        側斜光:可以讓輪廓線條與陰影清晰的最佳角度,可以讓主題的立題感充分表現。

u        逆斜光:同樣可以讓輪廓線條與陰影清晰的最佳角度,有助於立體感的表現,但曝光點的選擇難度高。

u        側順光:是既能表現細節又能展現光影線條的理想光源,有助於立體感的表現,尤其在開闊場景,通常可以獲得豐富色階與飽和的色彩加上有陰影搭配的好風景照,側順光是拍攝藍天白雲最好的光線角度,若遇到晴時多雲的天氣,會讓白雲底部產生陰暗面,讓一朵一朵的白雲更有層次感與立體感。

u        逆光的場景是所有場景動態範圍(最亮與最暗的範圍)最大的,動態範圍越大越有立體感,但由於一般的攝影器材無法擷取過大的動態範圍的細節,反而容易使主題只有輪廓而沒有細節而失去立體感,必須搭配解決反差的技巧。

u        散射光:散色光最容易在陰雨天發生,與直射光比,散射光非常柔和,沒有陰影,可以呈現被攝體豐富的細節,但在輪廓、線條的描寫方面比較平淡,而且通常令畫面反差比較低,非常不利於立體感的表現。

l          長鏡頭大光圈,可以讓主題的輪廓與散景明顯區隔,若散景能比主題明顯偏暗或偏亮,更能凸顯主題與散景的明暗對比而使主題的輪廓線條更清晰。

1.2         對比與反差:

l          首先必須熟析各種解決反差的技巧 ( 黑卡、漸層鏡、補光、電腦軟體 )

l          每當有相機在手時,把測光當成習慣動作,試著對眼前所看到的場景最亮與最暗的部份用點測光測測看EV值差幾格,訓練久了,憑肉眼就可以很快判斷出亮部與暗部EV值大約差幾格。

l          熟悉如何決定測光點位置的經驗與技法,並依據主題決定哪些細節可以捨棄,進而決定在滿足拍攝題材需求的前提下,如何曝光可以獲得最多的色階細節。

l          因為主題表現的不同、個人的喜好不同,細節的取捨也會有所不同,一般DSLR較通用的原則是,在沒有過曝的前提下,盡量曝光亮一點(向右曝光),如此有利於電腦上的後製空間;另外在正片的曝光,有些人喜歡Under1~2EV(向左曝光,也就是曝光值比正常值偏暗),以獲得較飽和的色彩與豐富的明暗色階。

1.3         物體的細節:

          光線的品質是物體能呈現多少階調與細節的最大變數,分析如下:

l          開闊場景 的題材:
空氣的透明度決定了自然光線的品質,可以試著注視遠方的清晰度藉以判斷能見度,光線的品質決定了物體能反光出多少色階細節,尤其是開闊的場景,主題是風景的情況下,照片是否有立體感,光線的品質已決定 60% 的成敗因素。

l          小景(人像、棚拍、微距...等)的題材:空氣的透明度則並非重點,所謂好的光線品質很難定義,只有適合的光線品質。

2          構圖視角:
利用透視原理構圖是讓照片有立體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個人歸納出以下幾個原則:

2.1         [ 比例透視 ]

l          鏡頭貼近前景:主題不變形的前提下 ( 誇張題材除外 ) ,無論何種焦段的鏡頭 ( 有廣角鏡最好 ) ,離拍攝主題或前景越近越好,鏡頭的焦段長短與透視感是無關的,但鏡頭與被攝物的距離才會與透視感有關,廣角鏡之所以會比較有立體感,是因為在畫面中同樣大小的主題,廣角鏡與主題的距離更貼近的原因,因此想要有強烈的透視感,無論鏡頭焦段長短,秘訣就在於貼近前景或主題。。

l          前景與中景的距離:前景與中景的搭配才是比例透視運用的關鍵,中景的大小尺寸與前景的尺寸大小必須存在某種日常印象或是常識,如果中景與前景都是人,在一般人的常識應該接近 1 1 ,這時如果中景與前景的尺寸大小有明顯的差距時就會讓人有距離的錯覺而產生透視感。 ( 例如最高的成人大約 200分,最矮的成人約140公分,如果畫面中的中景成人與前景成人的比例明顯小於140200就會有透視的感覺)

可參考以下路徑:http://www.flickr.com/photos/59889/1542128955/

2.2         [ 幾何透視 ]

l          視角:盡量不要讓鏡頭與平常站立時眼睛的角度同高,更嚴謹的說法應該是不要用平視、正視的視角拍攝主題。 ( 例如圓柱體立面在平視的角度下,會讓人有平面矩形的錯覺,另外不同的主題會有不同的需求視角,這裡談論的重點是立體感 )

l          廣角鏡的運鏡秘訣:隨時尋找延伸線條及輪廓在哪裡?利用廣角鏡盡量貼近主題的方法,讓延伸線更長更有縱深,消逝點更遠,使主題更雄偉 ( 例如低仰角拍建築物 ) ,也可以使主題看起來更長、更寬、更高、更深,營造出強烈的透視感、立體感。試著用廣角鏡從觀景窗中看主題,同時向前、向左、向右、向後一步稍微移動看看,廣角鏡的運鏡好壞,只差在些微的角度與幾步內的距離之間。

                以下圖為例,油菜花被犁的一條一條的,對整片花海的完整性是破壞性的,但因為有線條的延伸,反而讓畫面更有立體感 ,因此當我們面對像油菜花這種整片平坦且顏色一致的場景時,切記不但不要刻意避開線條想要保有花海的完整性,反而要尋找不會破壞美感的線條,讓畫面具有透視的立體感。

 

l          無論是單點消逝構圖,還是雙點消逝構圖,記的一個要點,[消逝點]必須出現在畫面中,才會有較強的透視張力。

2.3         [ 空氣透視 ] :注重前景、中景、遠景的佈局,縮小光圈將焦點放在前景,讓前景最清晰且色彩最飽和。 如果遇到空氣透通度極低的時候,例如濃霧,記住一個重要原則,[一定要有清楚的前景]。

3          視覺焦點:
這部份的論述是比較有爭議的,但我主觀認為焦點清晰,焦點外成像模糊的感覺是一種立體感,以下依 [ 景深 ] [ 殘影 ] [ 像場彎曲 ] 論述之:

3.1         [ 景深 ] :構圖時分前景、中景、遠景佈局,開大光圈焦點定在中景,讓前景與背景模糊,只有焦點所在的中景清晰。

3.2         [ 殘影 ] :利用慢速快門,主題靜止不動,前景或背景移動中,按下快門使主題清晰,但前景與背景則因殘影現象而模糊。

3.3         [ 像場彎曲 ] :像場彎曲的主要表現是視野邊緣模糊而中心清楚,延伸解釋是一種可以讓主題清晰明亮,而照片周邊模糊、偏暗、甚至於故意失去細節的手法,操作的方法除了鏡頭的選擇外,將前景當框景使用 ( 讓前景偏暗或失去細節 ) ,或是將主題放在視野所及最亮的地方 ( 拍大景時最適用 )

 

結論:說了那麼多,其實結論很簡單,五個要點,[1.光線角度的運用與控制]、[2.決定最佳的曝光值,留下最豐富的色階層次]、[3.鏡頭盡其可能的貼近前景或主題]、[4.開大光圈,鏡頭貼近主題,同時讓主題遠離背景]、[5.慢速快門的動感運用]。鏡頭好壞、片幅大小、底片的反差容忍度,都會影響照片的立體感,但遠不及以上五大要點的影響力,而且這其中,第一點[斜射光線的角度與品質]更已決定60%的影響面,更直接了當的說,了解光線角度的影響與運用是進入專業攝影殿堂的第一步。如果連第一步都跨不出去,就算給你萊卡的鏡頭,4x5大型相機,正片,拍出來的東西,也絕對不會是好東西。

 

 

讀本文若遇到名詞或觀念不了解時,請先參考 [ 平面圖片為何會有立體感 ?] 一文,

如以下路徑: http://blog.photosharp.com.tw/BLOG/Article.aspx?m=sufen847888&id=4871)

 

  以下是 [ 如何拍照才會有立體感 ?] ,在手札一言堂的討論如下路徑:

        http://forum.photosharp.com.tw/FORUM/ArticleList.aspx?TopicId=126957&ForumId=19&ParentLink=http%3a%2f%2fforum.photosharp.com.tw%2fFORUM%2fTopicList.aspx%3fForumId%3d19

內部引用此文章 》 外部引用網址: 由於外部引用的廣告太多,暫時關閉外部引用的功能 !!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應列表 ( 6 )
2020 留言於2008/2/20 下午 11:23:33  
感謝分享!

ccw0801 留言於2008/2/21 下午 01:30:21  
感謝分享!

專業的技師林永昌 留言於2008/10/1 下午 03:42:28  
過來欣賞您的佳作!

漫畫先生 留言於2009/2/8 下午 07:13:05  
非常細膩的解說讓大家了解更多知識
感謝您啦

whm777 留言於2009/2/12 上午 09:21:41  
感謝分享~收穫良多

sn9bjx 留言於2015/8/26 下午 09:29:01  
                               謝謝您的分享!!!收穫良多!!

欲回應請先 登入

引用列表 ( 0 ) 為避免不當廣告,新的引用預設為隱藏,作者本人開啟後,其它網友才能看見。
  此文章未被引用

印象工場 攝影家手札 版權所有 © 2008 Photosharp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