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色
1.
一里、一社區、一學校,社區營造金三角:配合社區特色,從社會運動開始,結合社區的力量,淨溪、護溪、溯溪,想要擁有自然資源,運用自然資源,當務之急就是要先保護它。
2.
將工程變成課程:學校在營造自然生態教學環境時,充分結合課程的實施,讓孩子親身參與整個歷程,唯有留下努力的足跡,才能激發對環境的情感。
3.
多層次的植栽,營造多樣性的昆蟲棲地。
4.
以同樣的課程,營造不一樣的效果:雖然每年舉辦相同的環境教育活動,但是每年參與的孩子都不一樣,在孩子身上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5.
教師強迫自己在環境中學習,對孩子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最佳的實證。
6.
鼓勵孩子繪製自己家鄉的環境地圖,增加自己對居家環境的瞭解,也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更連結社區的情感。
7.
假日辦理生態研習,一方面擴大社會教育功能,另一方面籌措財源,得以構築更多的生態教學環境(包括硬體設施與人力資源)。
8.
透過刊物及網站宣傳生態教育理念。
9.
有始有終的教育理念:開學時交給孩子一顆種子,學期結束時讓孩子自己檢視自己栽植的成果,並給孩子意外的驚喜(以該植物為食草的昆蟲)。
10.
每一個課程,都是七大學習領域的融合與實踐。
二、
心得
1.
生態環境,就像教育政策,越少人為的干擾,就越能自由發展與發揮功用。
2.
讓孩子親身參與營造的過程,就是學習的課程之一。
3.
經由生態池自我淨化的期許,驗證等待孩子成長是值得的。
4.
用藝術與人文課程(童詩、歌謠與繪圖)深化對環境的感情,讓這個感情得以昇華流傳發光發亮。
5.
現階段維持自然生態系統,背後需要更大的非自然系統,主要原因在於環境負荷太高。
|